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
#長者地區中心/鄰舍中心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自1976年投入服務,前身是青少年中心,隨著社區人口老化,中心自1995年起正式轉營為沙田多元化老人社區服務中心,並在2003年配合政府政策,轉型為長者地區中心,令服務更加多元化,為沙田區長者提供不同類型的發展性及支援性服務,照顧社區上不同需要的長者。
中心致力推動老有所為、老有所屬、康健頤年的目標,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終身學習、社交及義務工作,同時亦支援社區上體弱、獨居、清貧的長者,讓他們建立社交網絡,善用社區資源,使他們居家安老。
中心致力推動老有所為、老有所屬、康健頤年的目標,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終身學習、社交及義務工作,同時亦支援社區上體弱、獨居、清貧的長者,讓他們建立社交網絡,善用社區資源,使他們居家安老。
生活即是創作
鄧國騫
鄧國騫(阿騫)是一位混合媒介藝術家,1983年生於香港,2008及2006年分別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藝術碩士及文學士。
鄧氏的創作始於對其原居民背景及生活點滴的追問,繼而發展出緊扣其生命進程與經歷的探索,亦緊扣其生活的地方。他總浸淫於複雜、矛盾、掙扎的當下裡,從身邊及耳聞目睹中反思自身與他人;現實與想像;過去與現在等人事物,繼而運用物件、裝置、移動影像、行為、拼貼等綜合手法在混沌的情境裡呈現某時某刻深埋的情緒、意念及本質性。
其作品主題觸及成長、承傳、本土、自由、都市、消費、自然、政治、規範、存在等。2009年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優秀獎,亦為2013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得主。
藝術家鄧國騫(阿騫)視藝術為語言,認為藝術可以幫助思考,或作為切入、感受世界的價值,也是讓我們認識自己的渠道。阿騫認為,長者累積一定生活經驗,或累積了閱讀世界的方法,當中必然包括了一些art quality(藝術的感知力)。
藝術家阿騫邀請長者上酒樓,並在飯後以餐桌上的材料創作。初時只有一兩位長者加入,後來氣氛漸變熾熱:人人爭住要黃芥辣、辣椒醬、豉油、茶等,以碗邊、杯底、匙、筷子蘸醬汁作畫。完成後,長者們拿著枱布在酒樓門外待「顏料」變乾,更興起和路過的街坊學生介紹畫作;原本平平無奇的枱布因而連結了長者和社區。
藝術家阿騫與長者以紙做手撕畫及紙雕塑,長者慢慢在過程中探索物料並建立喜惡
長者及其照顧者參觀藝術家阿騫的工作室《一九八三》,一起午聚及進行以綠幕拍攝為基礎的創作
單位舉行多場試玩日,藝術家阿騫與長者一同賞析當代藝術作品,並嘗試不同的創作方式如拼貼、紙糊等,藉此打破長者與藝術之間的隔膜
努力向前 我一定得
T 仔、B女
自己鼓勵自己,會有希望!
有個目標,盡自己能力,無悔!
腳
美英、偉林
偉林之前曾經中風,但有妻子陪伴一齊努力覆診及做復康運動,現在已康復了八成,可以周圍去了!
阿蓮馬
阿蓮、健女
媽媽喜歡賽馬,我搜集了不同物料去拼湊。
「阿蓮馬」的馬尾及髮型,是特意向藝術家騫sir致敬。
人人萬事魚意
麗·芬
寓意自由自在海中游,萬事都如意。
城門河上
耆智
我平日喜歡攝影,其中一個喜愛的風景是從家中窗外所看到的富豪花園及城門河。
隨緣
林玉珍
隨性地揀選了一個喜歡和感到舒服的長者中心角落。
幸福家庭
冰冰
對自己來說,有宗教、有花朵、能扮靚,一個人也能幸福及滿足。鼓勵獨居人士都可以找到自己樂趣。
家花
芳姨
我喜歡養花,露台種滿食得又睇得的花,又可以同親友分享,每日見到都好開心。
太開心
雪芬
揀選了中心有植物的一角。回想創作過程,跟著自己喜好做,總之是自己創作的作品,就滿意了。
花開富貴
幗卿
看見蘭花就心情靚!
花卉
翠霞
我喜歡花,所以屋企露台種花,此為我與花的自拍照。
你見過未
翠霞、芳姨、雪芬、冰冰、群英、幗卿、耆智、林玉珍
長者先於酒樓以醬料作底,再碌染有顏料的波子。過程中跳出常規限制外創作,自言「仲開心過細路仔」。
花花世界
翠霞、芳姨、雪芬、冰冰、群英、幗卿、耆智、林玉珍
長者一起撕出沙田區的花、草、樹木和昆蟲。
髮如雪
T仔、B女、美英、偉林、阿蓮、健女、麗·芬
藝術家以綠幕拍攝夫婦或母女頭碰頭的瞬間,髮絲的堅韌可凝聚多少生活記憶?
藝術有很多不同形式,可能是創作,也可能是煮飯,或其他寄情的東西。